close

成功有三大要素: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凡是想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,這三要素缺一不可。天時要看造化,地利也是可遇不可求,唯有人和是可操之在己的,所以孟子說:「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」就是在強調人和之可貴。

 

從事任何事業都不可能單打獨鬥,必須要建立一支具有戰鬥力的團隊,而身為一個領導人,最重要的本領是「知人善任」,能網羅天下的人才而用之,並讓人才甘願為自己所用,才是一流的領導人,成功的機率也越大。

 

三國亂世中,群雄並起、人才輩出,欲稱霸天下者,關鍵就是掌握優秀人才,天下最後三分於魏、蜀、吳三國,原因就在於這三個陣營的領導者,莫不禮賢下士、求才若渴,反觀被消滅兼併的勢力,大都是不懂用人及留才而招致失敗,這其中以袁紹最為悲劇。

 

袁紹出身於世家大族,四世中居朝中三公之要位者多達五人,故有「四世三公」之美譽,先天條件就優於其他群雄,可說佔了「天時」。而他掌握了青州、冀州、幽州、并州四州,雄霸河北廣大富庶之地,「地利」的條件也不差。其帳下的人才亦多不勝數,文有沮授、田豐、許攸、審配等謀士,武有顏良、文醜、張郃、高覧等勇將,也具備「人和」的優勢。

 

看似佔盡了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袁紹,為何卻一敗塗地而亡於曹操之手?原因就在於袁紹是個不及格的糟糕領導人,把手中好好的一副牌打到爛,最後全盤皆輸。

 

首先,他「聚人而不能用、任人而疑其心」,陣中雖人才濟濟,但不懂得善用,且不信任屬下的意見,常對屬下的建言充耳不聞,導致屢屢錯失良機。當漢獻帝逃難到洛陽時,謀士沮授、許攸建議袁紹迎皇帝到鄴城,但他卻遲疑而未採納,反觀曹操則採納軍師荀彧的建議,搶先將獻帝迎到許都,使曹操得以「挾天子以令諸侯」。

 

之後當曹操出兵攻打徐州的劉備時,袁紹的另一謀士田豐又建議他趁機偷襲許都,以迎回獻帝,想不到袁紹竟以「小兒子生病」這莫名其妙的理由,拒絕了田豐的意見,按兵不動,結果又白白失去這大好良機。

袁紹後來才領悟到「挾天子」的威力,欲大舉出兵攻打曹操以爭回獻帝,發動史上著名的「官渡之戰」。田豐這時極力勸諫他,稱攻打曹操的良機早已過去,曹操攻下徐州後實力大增,此時倉促出兵恐遭失敗,結果袁紹不但不聽還「見笑轉生氣」,將田豐打入大牢,他「好謀無決、聞善而不能納」的個性再度發作,也決定了這場戰役的結局。

 

戰役之初,袁紹兵力、糧草遠勝於曹操,沮授建議袁紹打持久戰略,以逸代勞消耗曹軍,但再度不被採納。許攸於是建議袁紹派兵襲擊許都以求速戰速決,結果也不被接受,袁紹否決了這些謀士的建議,其實自己也遲遲拿不定戰略主軸,十餘萬大軍進攻遲緩,讓曹操因而得到喘息空間。

 

在戰場上稍微有一點猶豫跟偏差,就足以左右戰局,而官渡之戰的勝敗關鍵就在袁紹大軍的糧倉所在-烏巢,如此重要的據點,袁紹卻只派淳于瓊率一萬兵力駐守,沮授建議增援兵力掩護協防,想不到袁紹又不採納。這時屢次獻策卻不受袁紹重視的許攸,因家人犯罪被誅,憤而與袁紹決裂,改奔曹營,曹操聽到許攸來奔,竟光著腳出來迎接,由此可看出袁曹二人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如天壤之別,無怪乎曹操的手下個個忠心不二,願意為曹操立功賣命。

 

許攸告知曹操烏巢的守備空虛,如能成功奇襲便能重創袁軍,曹操當機立斷,自領步騎五千人發動夜襲。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袁紹在得知軍情後,不但不派軍馳援,反而令大將張郃、高覽重兵攻打曹操官渡大營。張郃這時上諫,指出烏巢糧倉才是這場戰局的關鍵,應該全力救援,無奈袁紹依然不聽。

 

結果曹軍攻陷了烏巢陣地,燒毀袁軍所有的軍糧錙重並斬殺守將淳于瓊,烏巢淪陷使袁紹軍士氣大挫,偏偏這時候又爆發內鬨,謀士郭圖進讒言陷害張郃、高覽,指責他們兩人作戰不力,張、高二人獲知後,乾脆轉而率眾投降曹操。於是袁軍完全崩潰,袁紹與長子袁譚僅領殘兵八百渡河逃回北方,從此一蹶不振,之後抑鬱而終,袁氏一族也被曹操所滅。袁紹對部屬的多疑、不重視以及不聽納建言,最終落得眾叛親離的惡果。

 

俗話說:「強將手下無弱兵、英主旗下無庸才」,人才只要獲得領導的重視與愛惜,付出能獲得相對的回報,必會想盡辦法大展所長,心甘情願留下來為領導賣命。

而當手中的優秀人才不斷流失、身旁都是一些泛泛之輩時,最該檢討的是領導的作風是否出了問題,導致劣幣驅逐良幣。面對人才的出走,若不知檢討,還一味在怪罪下屬為何要背叛離棄,這是最悲哀的領導者,遲早註定要失敗。

【得天下英才而用之,才是一流領導】

成功有三大要素: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凡是想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,這三要素缺一不可。天時要看造化,地利也是可遇不可求,唯有人和是可操之在己的,所以孟子說:「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」就是在強調人和之可貴。

從事任何事業都不可能單打獨鬥,必須要建立一支具有戰鬥力的團隊,而身為一個領導人,最重要的本領是「知人善任」,能網羅天下的人才而用之,並讓人才甘願為自己所用,才是一流的領導人,成功的機率也越大。

三國亂世中,群雄並起、人才輩出,欲稱霸天下者,關鍵就是掌握優秀人才,天下最後三分於魏、蜀、吳三國,原因就在於這三個陣營的領導者,莫不禮賢下士、求才若渴,反觀被消滅兼併的勢力,大都是不懂用人及留才而招致失敗,這其中以袁紹最為悲劇。

袁紹出身於世家大族,四世中居朝中三公之要位者多達五人,故有「四世三公」之美譽,先天條件就優於其他群雄,可說佔了「天時」。而他掌握了青州、冀州、幽州、并州四州,雄霸河北廣大富庶之地,「地利」的條件也不差。其帳下的人才亦多不勝數,文有沮授、田豐、許攸、審配等謀士,武有顏良、文醜、張郃、高覧等勇將,也具備「人和」的優勢。

看似佔盡了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袁紹,為何卻一敗塗地而亡於曹操之手?原因就在於袁紹是個不及格的糟糕領導人,把手中好好的一副牌打到爛,最後全盤皆輸。

首先,他「聚人而不能用、任人而疑其心」,陣中雖人才濟濟,但不懂得善用,且不信任屬下的意見,常對屬下的建言充耳不聞,導致屢屢錯失良機。當漢獻帝逃難到洛陽時,謀士沮授、許攸建議袁紹迎皇帝到鄴城,但他卻遲疑而未採納,反觀曹操則採納軍師荀彧的建議,搶先將獻帝迎到許都,使曹操得以「挾天子以令諸侯」。

之後當曹操出兵攻打徐州的劉備時,袁紹的另一謀士田豐又建議他趁機偷襲許都,以迎回獻帝,想不到袁紹竟以「小兒子生病」這莫名其妙的理由,拒絕了田豐的意見,按兵不動,結果又白白失去這大好良機。

袁紹後來才領悟到「挾天子」的威力,欲大舉出兵攻打曹操以爭回獻帝,發動史上著名的「官渡之戰」。田豐這時極力勸諫他,稱攻打曹操的良機早已過去,曹操攻下徐州後實力大增,此時倉促出兵恐遭失敗,結果袁紹不但不聽還「見笑轉生氣」,將田豐打入大牢,他「好謀無決、聞善而不能納」的個性再度發作,也決定了這場戰役的結局。

戰役之初,袁紹兵力、糧草遠勝於曹操,沮授建議袁紹打持久戰略,以逸代勞消耗曹軍,但再度不被採納。許攸於是建議袁紹派兵襲擊許都以求速戰速決,結果也不被接受,袁紹否決了這些謀士的建議,其實自己也遲遲拿不定戰略主軸,十餘萬大軍進攻遲緩,讓曹操因而得到喘息空間。

在戰場上稍微有一點猶豫跟偏差,就足以左右戰局,而官渡之戰的勝敗關鍵就在袁紹大軍的糧倉所在-烏巢,如此重要的據點,袁紹卻只派淳于瓊率一萬兵力駐守,沮授建議增援兵力掩護協防,想不到袁紹又不採納。這時屢次獻策卻不受袁紹重視的許攸,因家人犯罪被誅,憤而與袁紹決裂,改奔曹營,曹操聽到許攸來奔,竟光著腳出來迎接,由此可看出袁曹二人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如天壤之別,無怪乎曹操的手下個個忠心不二,願意為曹操立功賣命。

許攸告知曹操烏巢的守備空虛,如能成功奇襲便能重創袁軍,曹操當機立斷,自領步騎五千人發動夜襲。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袁紹在得知軍情後,不但不派軍馳援,反而令大將張郃、高覽重兵攻打曹操官渡大營。張郃這時上諫,指出烏巢糧倉才是這場戰局的關鍵,應該全力救援,無奈袁紹依然不聽。

結果曹軍攻陷了烏巢陣地,燒毀袁軍所有的軍糧錙重並斬殺守將淳于瓊,烏巢淪陷使袁紹軍士氣大挫,偏偏這時候又爆發內鬨,謀士郭圖進讒言陷害張郃、高覽,指責他們兩人作戰不力,張、高二人獲知後,乾脆轉而率眾投降曹操。於是袁軍完全崩潰,袁紹與長子袁譚僅領殘兵八百渡河逃回北方,從此一蹶不振,之後抑鬱而終,袁氏一族也被曹操所滅。袁紹對部屬的多疑、不重視以及不聽納建言,最終落得眾叛親離的惡果。

俗話說:「強將手下無弱兵、英主旗下無庸才」,人才只要獲得領導的重視與愛惜,付出能獲得相對的回報,必會想盡辦法大展所長,心甘情願留下來為領導賣命。

而當手中的優秀人才不斷流失、身旁都是一些泛泛之輩時,最該檢討的是領導的作風是否出了問題,導致劣幣驅逐良幣。面對人才的出走,若不知檢討,還一味在怪罪下屬為何要背叛離棄,這是最悲哀的領導者,遲早註定要失敗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