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十二年國教引發極大爭議,其實教改原來的立意很好:提供多元入學管道以避免學生為了考試而讀書、失去教育的本意。但任何一種制度,都無法避免漏洞,也必定有反對意見。我沒仔細去研究十二年國教的內容,不過引起這麼多家長的反彈,可以顯見其缺失必定不少,我們來看看古人過去的經驗,或許能引以為鑑。

 

孔老夫子提倡「有教無類」與「因材施教」,「有教無類」是受教育機會平等,讓人人都站在公平的起跑點;「因材施教」則是適其所才而教育之,因為十項全能的天才畢竟是極少數,大部分人的天份資質都不一樣,所以要找出學生的專長,繼而培養其朝專長發展。然而難就難在如何「因材施教」,這是歷代教育改革都無法圓滿的難題。

 

唐代的科舉制度大致解決了公平的問題,藉由國家統一考試讓所有讀書人的機會均等,大家都憑自己的真本事力爭上游,但久而久之也引發弊病,造就一堆考試機器,因為「會考試的人不代表就是會做事的人」,假如擔任國家公職的官員都是死讀書的書呆子,就很容易讓官僚的素質下降。

 

范仲淹的改革-加強教育、改革科舉制度

來到北宋期間,當時的科舉取士分為兩種:進士科重考詩賦,明經科專考記誦,同樣遭遇了官員素質下降的問題。仁宗慶曆三年(公元1043年)時,范仲淹擔任參知政事,主張整頓吏治,他指出吏治不彰是因只重科舉、輕視學校教育所造成,因此提出改革方案。

 

在仁宗皇帝的支持下,他對科舉考試制度進行了改革,規定讀書人必須在學校上課學習二百天以上,並且必須由老師證明其品行端正,才能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。而已經參加過科舉考試的人,也同樣須入學校學習一百天以上,方可再參加下一階段的科舉考試。

 

至於進士科的考試辦法,也改為考三場,將「策問」放在首位,主要是考察考生們的真才實學,其次考「論述」、最後才考「詩賦」,同時取消考單純背誦的「帖經」、「墨義」。這些改革的目的就是在避免填鴨式教育,以選出真正具備品德修養和治理國家能力的人。然而很不幸的,范仲淹不敵官場的政治鬥爭而遭受排擠,他的教育改革最終失敗,北宋的科舉又恢復如故。

 

王安石的改革-免試授官的「三舍法」

到了神宗即位,王安石力主變法,又提出教育改革。其實早在仁宗時,王安石就在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中倡議改革,他同樣強調教育的重要性,認為教育之目的全在於陶冶通經致用之人才,其陶冶之權能在國家,而陶冶之力不外「教之,養之,取之,任之」。如果國家教、養、取、任有道,則人才乃用之不窮。

 

王安石批評當時的學校教育所傳授的,都是為了應付科舉考試的「課試文章」,而這種專事記誦的學校教育,不是在培養人才,而是在毀滅人才。他主張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府都要興辦學校,並嚴格挑選教師,學生入學後不僅要讀聖賢之書,還要熟讀國家法令與典章制度。經過學校有系統的學習和嚴格的考核,成績優秀者可直接由政府授以官職,而不必再經過科舉考試,此舉就是希望學校能擺脫附庸於科舉的地位,真正為國家孕育人才。

 

神宗熙寧四年(西元1071年),王安石首先推出科舉新法,規定廢除明經科,專以進士科取人,並延續范仲淹的做法,進士科考試也廢除「詩賦」、「帖經」、「墨義」,考試則改為考四場:第一場考「大經」,第二場考「兼經」,第三場考「論述」,第四場考「策問」,後來為了強調掌握律令和執法斷案,於是又增加了考「律令」,整體來看就是讓科舉制度走向務實面,以篩選出真正的治理人才。

 

在教育方面,他創立「三舍法」,將太學生分為上舍、內舍、外舍三等。在一定的年限及條件下,外舍生得升入內舍,內舍生得升入上舍;上舍生考試成績優異者直接授官,中等者直接參加蓼試,下等者直接參加省試。

 

教師每月末和每季度末分別對學生進行小考和中考,稱為「私試」,並記錄學生每月和每季度的品行和學習表現,平時的考核成績累積到規定的標準後,學生便可參加升舍考試,如果「私試」三次不合格,已升舍的還要受到降舍的處分。

 

「三舍法」讓學校不再是科舉考試的預備場所,學生在校的學業成績等同於科舉考試的成績,優秀生可以越過科舉而直接當官,次優等生亦可參加科舉考試中的殿試或省試,提高了學校教育的地位並激勵了學生在校學習的積極性,相當類似於現在的「多元免試入學方案」。

 

這麼看似先進的教育改革,可惜後來也遭遇政治鬥爭的阻礙,當時保守派的蘇軾就曾寫了一篇《議學校貢舉狀》抨擊科舉新法與三舍法,認為考策論不如考詩賦、教育授官不如科舉取士,以現在的眼光來看,其實蘇軾的觀點未必完全正確。

 

王安石變法失敗後,「三舍法」歷經多次興廢,首先面臨經費問題,因普遍建立學校需要經費,當地方經費不足時,學校就難以維持,讀書人就失去入學的機會,而科舉考試只需立一個考試標準,不用花費更多成本就可以招來人才;其次,由各地學校選拔人才,容易各行其道,難以確保選才的統一標準和人才質量,比科舉更容易徇私舞弊。因此,經過二十餘年的實踐,北宋政府最後不得不放棄,在宣和三年(西元1121年)重新恢復科舉考試取士的制度。

 

最終,「有教無類」的公平目的達到了,但「因材施教」還是成為歷代無法解決的教育難題,直到了2014年,依舊深深困擾著我們現代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