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讀史有感》

人類數千年來的活動軌跡,透過文字的記載,為後世寫下了一頁頁珍貴的史籍,不僅帶有表面的教訓意義,提醒後人勿重蹈覆轍;另一方面,浩瀚的文化遺產也豐富了深層的精神內涵。這就是歷史讓我著迷的地方。

歷史所描述的就是人性與文明的進化過程,從茹毛飲血到工業革命、從君權神授到主權在民,隨著主客觀條件的變化,中間雖無法避免出現醜陋的人性黑暗面, 但透過歷史演進,大體而言, 都是不斷在嘗試修正與改進前人的偏誤, 所以我相信人類的社會應該是逐漸朝文明進步的。

有人說:歷史好像不斷在重演,其實是過於相似的部分讓人產生錯覺。每個歷史事件的起因跟過程、以及所處的時空背景都有差異,只是有些情節或結局類似,不能就依此妄下結論說歷史一再重演。

另外就是後人常以自己的觀點去評論前人的功過得失,於是產生各種史觀,造成「一段歷史,各自表述」,所以讀史要多方參考各種史料,不能盡信一家之言,否則極容易被誤導,尤其歷代的正史通常是後代修前朝史,大多是用勝利者的角度詮釋,添加了本朝執政者的主觀意識,更加難以客觀。

最困難的是遇到史料不全的狀況,有的是因年代久遠而資料佚失、有的是人為刻意竄改或湮滅、有的是隻字片語記載不週,只要發生上述任何一種情況,若再加諸特定史觀,歷史就很容易失真、進而誤導後人。

歷史本該客觀記載一段事件由發生到結果的過程,不宜加註任何史觀,雖然史觀本身也無絕對的對錯,只是看事件的角度不同而已,但當單純一段事件記載的用字遣詞稍作改變,就會變得不單純。以下舉個簡單的例子:
1.單純記載:1644年,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城,明思宗朱由檢自縊身亡。
2.明朝史觀:1644年,亂賊李自成領叛軍殺入北京城,思宗憤而自縊殉國。
3.闖王史觀:1644年,闖王率起義軍入師北京城,朱由檢畏而自縊身亡。

相信以上三段文字帶給讀者的感受應該截然不同,第2跟第3各帶著迥異的史觀,如果不幸史料只有其中一種,後人很難不被誤導,而當特定史觀根深蒂固於心中後,也不容易跳脫出來,這也是歷史之所以常被當成政治工具的原因。

再者,不要輕易用現在的觀點去看歷史,因為所處的時空背景不同,人的思維模式就不同。近代常有知識分子愛批評儒家思想或是封建王朝的流弊,殊不知那是歷史演進的必經過程,任何事物都無法一蹴可及,更何況是整個國家社會的體制轉變?沒經過君權專制,又如何體會民主合議制的可行?科學與醫學也是經過不斷實驗與驗證,才能由假說到理論而成為定律,政治與社會制度又何嘗不是?

也因此,歷史人物的功過難以論定,例如:袁世凱走回頭路稱帝是對是錯?我們考慮一下清末的時空背景,因為他受的是傳統封建教育,一生從事的是帝制的官僚,民主這玩意兒對他甚至當時全中國而言,是全新的觀念,總統跟皇帝的差別都還搞不太清楚,只因他棄民主而稱帝就立刻批判他是歷史罪人,恐怕有失公允。另外就是所處的角度不同,歷史評價也南轅北轍,戰勝方的將領某甲對自己的人民而言,無疑是英雄,但對戰敗方的人民而言,某甲卻是不折不扣的惡人,孰是孰非?

還有些人慣用主觀意識假設,認為若走向另一種結局會更好。然而,歷史之所以為歷史,在於它是特定的人事時地物造就的既成事實,無法重來更無法驗證另一種走向,所以假設毫無意義,也會造成事實的扭曲。最常見的例子是:要是當時某某人不那麼早死,後來就不會發生某某事。事實上,很多歷史事件並非單一因素所導致,往往是諸多不起眼的小細節,經過錯綜複雜的交互作用,而引發「蝴蝶效應」。將一個大事件推導到單一因素或個人所造成,未免過於草率。

讀歷史很難不帶情緒,當看到因種種不公不義或人性的醜陋,導致許多悲劇慘劇發生時,更容易義憤填膺,動輒歸罪歷史人物。但當自己冷靜下來,以較理性的態度,多方參考不同史料後,就會豁然開朗,比較能貼近事實真相,也才能體會讀史的收穫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史料 文明 事件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